國畫一詞起源于漢代,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,所以稱為中國,將中國的繪畫稱為“中國畫”,簡稱“國畫”。
國畫與書法自古就相通,古人“書畫同源”一說,也即“書有畫意,畫有書味”之意。最早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,已具有用筆勾取的意味。
歷經兩漢、魏晉、至隋、唐、五代時期,則國畫用筆的書法意趣越來越強烈。而“書法入畫”作為一種純形式藝術體現,則是從宋代開始的。
中國水墨畫,既要畫又要寫,只有“畫” 才能在形象上具有充分的自由度;只有“寫”才能使作品的味道純正?!皩憽薄爱嫛苯Y合才能達到中國
水墨畫的最高境界。
國畫主要分為人物、花鳥、山水這三類。所謂“畫分三科”,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個方面:人物畫所表現的是人類社會,人與人的關系;山水
畫所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,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;花鳥畫則是表現大自然的各種生命,與人和諧相處。國畫三大類的劃分,其實是由藝術升華的
哲學思考,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,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。
部分名家及當代畫家藝術家作品:
凌再型--菊黃蟹熟 凌再型--歌春圖
山水 壽桃
春華秋實 一籃春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