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顧繡“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露香園主人顧名世家而得名,亦稱”露香園顧繡“。她以名畫為藍本,以技法精湛、形式典雅、藝術性極高而著稱于世。
”顧繡“亦稱”畫繡“,她將刺繡藝術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緊密融合,達到了神形兼備的境界,或先畫后繡,巧借畫色,或繡后添筆,畫繡兼容,可
謂將絲情畫趣結合得天衣無縫。這種畫繡往往需竭盡繡者全年心力,方才完成尺幅大小作品,且用針用絲用料都有獨特之講究,最大限度地達到書
畫精妙的神韻?!鳖櫪C“的再一特點是用針用絲的出神入化,人們喜以”針如牛毫,絲比發細“來比喻顧繡的精細?!鳖櫪C“是將繡技畫理完美結合,并
神形兼備地表現傳統繪畫藝術風貌的繡種,其用針、運絲的巧、精、善,而不見絲線的繡制痕跡,又看不出繡的起落與針腳,更分不清顏色的前后
承起,而由此,鑄造了似畫似繡的藝術效果。
”顧繡“名手中,造詣最高、最具代表性的,是略遲于繆氏的顧名世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(又名韓媛)。她繡的《洗馬圖》、《白鹿圖》、《松
鼠葡萄》、《扁豆蜻蜓》皆為精品,這些作品已達到讓人分辨不出是繡還是畫的意境。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還為韓希孟的刺繡書寫對題,并稱其為
”針圣“,董其昌極為推崇顧繡,他為顧繡八駿圖題曰:”顧太學家有鐵圣,繡此八駿圖,雖子昂用筆不能辯,亦當一絕?!八淖髌?,為達官貴人爭相
高價收藏,她的傳世作品,均為珍貴文物,為各大博物館所珍藏。幾百年來,”顧繡“始終靜靜地綻放著,幽香留世。后續發展的蘇繡、湘繡、屬繡等,
都曾得益于顧繡的技法。
部分刺繡/顧繡作品欣賞:
春溪水族圖 榴枝黃鳥圖 仿宋
瓦雀棲枝圖 蘆塘鵝飲
蘋婆山鳥圖 群魚戲藻圖
顧繡細針展示 繡品與畫稿區別
疏林清畫圖
寒雀圖
平復貼光影